
●战国策提供“公众舆论法庭、公众舆论法庭、司法公正、诉讼经济及盈利模式、经济纠纷及商业利益维护、专利及知识产权纠纷、新闻媒体监督和舆论曝光及舆论导向”等方面的“诉讼公关”服务。
●战国策提供“产品缺陷和产品被他人擅自改变、质量及安全问题、疏忽行为、欺诈行为、雇员个人行为、环保问题、诉讼事件和竞争对手行为”等方面的“危机公关”服务。
战国策公关网11月13日消息 一年前,中坤董事长黄怒波来到乌鲁木齐,在乌市转了一圈后他吃惊地发现,整座城市都陷入了集资建房的疯狂中,“借道保障房,越接近权力中心的单位能拿到越好的土地,但真正的市场在哪里呢?”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。
黄怒波认定中国房地产将重回福利分房年代,他从住宅市场退出,全力参与到度假地产开发中去。
按国务院2011年3月要求,11月底前,今年的1000万套保障房要全面开工。而据住建部数据显示,今年5月底,全国保障性住房开工340万套,但4个月后,全国保障房已开工986万套,已完成年度计划的98%,这突然多出来的600多万套保障房从何而来?
河北保定的例子或许可以给出解释。2011年8月底,保定市保障房开工率即达115%,其速度之快,在河北省名列前茅。但当南方周末记者历时数天调查后发现,保定市所称在建的3.4万套保障房,多数为企事业单位集资建房及城市危旧房改造,甚至有商品房被贴上“保障房”标签。
被“保障”的商品房
“没有任何限制,不管什么人都可以买。”在锦绣鑫城售楼处里,一位项目销售经理向南方周末记者称。
十几栋巨型塔楼俯视着尘土飞扬的金属材料公司废墟。一座新城正在喧嚣的利民街上飞速展开。
这里是保定锦绣鑫城的施工现场。如果你从保定火车站往南开上5分钟,就能够看到它。这条坑洼不平的利民街看上去就像个大工地。“这条路上近十个房地产项目,都是集资建房。”这条街上的一位二手房中介对南方周末记者说。
如同利民街上其他在建住宅一样,锦绣鑫城将是一个数千人聚集、面积相当于1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型生态住区,由12栋二十多层的塔板楼组成,总建筑面积达18万平米。
而锦绣鑫城,就是占保定声称的2011年保障房开工面积近10%的金属材料公司集资建房项目。保定市政府官方网站数据显示,该项目将交付1760套经济适用房、900套公租房,是保定市最大的保障房项目之一。
“这个项目是金属材料公司盘活自己的土地,解决职工住房问题。”保定市住建局一位负责人这样解释锦绣鑫城。他吞吞吐吐地说,这个项目应该没有对外出售,也没有什么可说的。
但在保定主要街道,随处可见的写着“锦绣鑫城,创造锦绣城市时代”的广告牌,透露出这并不仅仅是一个保障房项目。
“没有任何限制,不管什么人都可以买。”在锦绣鑫城售楼处里,一位项目销售经理向南方周末记者称,该项目是大产权,并非经济适用房,现阶段已接近售罄,只有三四十套尾房在售,均价为4500元/平米。“我们公司在2009年年底买下了金属材料公司的厂房,我们房子能做按揭贷款,首付40%即可买房,集资建房能做贷款吗?”但当南方周末记者问及是否为在住建局有备案的普通商品房,该销售经理保持缄默。
锦绣鑫城的项目公司为保定市大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。其公司网站宣称,该公司成立于2007年1月,在保定市南城开发过三四个住宅项目,2009年11月收购了金属材料公司88亩土地做成锦绣鑫城,总投资额约3亿元。
在2010年5月购买锦绣鑫城第一期的业主杨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,他当时排队排了一夜才买到房子,花了3000元/平米买了88平米的两居,第一期500套房子卖得很快。但旋即,该项目有一段时间停工了,“据说手续不齐,所幸很快复工了。”
杨建说,当初为了弄清楚这个当成商品房卖的项目到底是什么产权,他问过好几十个人,最后结果是:集资建房。这其中,有一栋楼是开发商补偿给金属材料公司的员工楼。
既缺钱又缺地
在保定,今年保障性住房计划开工34000套——这个数字是过去两年里保定市总竣工保障房套数的9倍。按计划,其今年保障房总投资大约45亿元,政府出资仅为14亿元,仍有约31亿元的资金缺口。
对于这块土地的性质,保定市国土局一位处长亦闪烁其辞:“利民路上是有几个集资建房项目,但我不知道锦绣鑫城是否位列其中。”但他向南方周末记者强调,集中建房用地一般是企业的工业用地转为划拨用地,企业不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。如果对外公开出售的话,显然是违规的。
既然如此,为什么这样一个大胆的项目能够被放行呢?为什么购房者明知是集资房还愿意去购买?保定市一位当地开发商用一句话就回答了:借道保障房,原来土地手续不全的项目,摇身一变就成合法了。
锦绣鑫城是中国保障房“新政”的受益者。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中国政府计划在未来5年内兴建3600万套保障房——到2015年前,让2.18亿个城市家庭中的近五分之一,住上有政府补贴的住房,高于2007年底估计的11%。
尽管住建部声称9月底全国保障房已完成年度开工计划的98%,但目前仍不完全清楚,这1000万套保障房是如何在今年短短几个月内完成开工,且如何获得融资。中国政府设定的目标是,2011年将投入1.3万亿元人民币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,但只有来自中央政府预算的1030亿元已经到位,另有4000亿元至5000亿元将来自地方政府。
在保定,今年保障性住房计划开工34000套——这个数字是过去两年里保定市总竣工保障房套数的9倍。按计划,其今年保障房总投资大约45亿元,政府出资仅为14亿元,仍有约31亿元的资金缺口。
为了解决资金缺口,保定市成立了一个房地产开发平台,代表政府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,将经济适用住房、限价商品住房的利润,用于政府拥有产权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中;与此同时,保定市还规定,凡挂牌出让的商品住房用地,开发商必须按总建筑面积10%配建保障房(廉租房、公租房各5%)。
更为困扰保定政府的问题,在于保障房的征地问题,“我们压力很大,找新增土地很难,保障房的土地补偿标准太低,拆迁户都不干。”保定市国土局上述处长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,在此情况下要完成今年保障房建设的“政治任务”,只能尽量去盘活存量土地——鼓励有地的企事业单位集资建房。
集资房盛宴
从北京到保定发展的房地产商王志强曾一度感到不适应:“我真没有见过这么玩的。你看有能力做集资建房企业的职工,谁没有几套房子?”
现在,只要沿着保定十几家大的企事业单位走下来,保定市的保障房就尽收眼底了——显然,对于中国内地有土地储备的企业来说,今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兴土木的时机,地方政府正需要他们帮忙充实保障房业绩。
在保定火车站南边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