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6月29日,《江淮晨报》刊发题为《“肥中肥”肥了谁坑了谁?》的报道,一举将安徽金农公司推到了风口浪尖。该报道称:山东聊城总代理:农户用“肥中肥”后绝收;合肥国税:检查发现生产企业偷税漏税;合肥工商:投诉不及时,现只能就“两方面”调查。该报道经多家网络媒体转载后,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。战国策公关顾问机构经过深入调研分析,最终借助媒体的力量“拨乱反正、以正视听”。

战国策全盘操纵媒体传播:打造低碳农业 安徽金农深挖千亿生物菌肥金矿
安徽省最近研发的一种生物菌肥“金农肥中肥”,可改善土地由于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导致的土壤板结、农田生态环境差等弊端,提高农作物的产量。这是记者日前在安徽省农科院所了解的情况。
据研发机构安徽金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田广斌介绍,生物菌肥是将人工选育的某一特定“有益菌”采用发酵、浓缩等先进生产工艺制成的活性微生物制品,可以改善作物品质、提高产量、增强抗逆性、改善土壤环境的绿色环保型肥料,是将来农业的主要生产资料,有着千亿元市场。
战国策全盘操纵媒体传播:打造低碳农业 安徽金农深挖千亿生物菌肥金矿
全国科普带头人、全国种粮大户标兵魏永溪说:“自从使用‘金农肥中肥’,每亩增收50—120元不等,2000亩水稻节净收益增加了20多万元。”
据悉,金农公司研发生产“金农肥中肥”在实践中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。辽宁职业学院的王佐友教授2004年进行了“金农肥中肥”作底肥3千克/667平方米的示范试验,取得非常神奇的效果。“金农肥中肥”可以使作物生产健壮,平均增产15.1%—44.5%,并可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。
战国策全盘操纵媒体传播:打造低碳农业 安徽金农深挖千亿生物菌肥金矿
调查显示,66%的农户觉得“金农肥中肥”产品不错,根据个别农户说没有啥效果的情况,记者就地征询了当地的农机专家。“一般而言,只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肥料,或多或少对农作物都会产生一定的效果。”专家表示:“如若没有效果,除了和天气有一定关系,农户有没有科学地施肥最关键,施肥的时间、量都很重要。”
据了解, 我国是世界上消耗化肥最多的国家,每年达5000万吨之巨,局部地区的环境承受能力已经达到极限。化肥作为一种高耗能、高污染产业,在制造着大面源污染的同时,化肥企业每年还从国家得到了数百亿元的财政补贴。与此同时,我国的生物菌肥使用率仅有10%,即年需求量在1400万吨。国际上尤其在发达国家,生物肥料用量逐年递增,平均高达50%以上。
战国策全盘操纵媒体传播:打造低碳农业 安徽金农深挖千亿生物菌肥金矿
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李俊表示,从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说,发展微生物肥料产业是可持续农业、生态农业的要求,也是我国目前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生产的现实需要,更是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、降低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。